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

概述:创伤性骨髓炎主要指因火器伤、开放性骨折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对骨折断端或显露处的直接污染、感染而造成的骨髓炎。其特点是感染主要局限于骨折处,附近软组织亦同时呈现急性化脓性炎症状态。骨骼一旦污染及其后发展形成的感染,大多为慢性过程。
    受感染的骨端因无骨膜及血供而易坏死,由于皮肤缺损及肢体肿胀,软组织可能难以遮敷而致使骨外露,以致加重坏死进程。软组织对骨骼包被好的部分,局部可渐被爬行代替,并且死骨与活骨相连处因破骨细胞及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使死骨逐渐分离,最终脱离主骨而存于深部,或被排出体外。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无相关资料。

病因

病因:创伤性骨髓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开放性骨折的术后感染,其次为骨折切开复位或其他骨关节手术后出现感染。可为急性或慢性,病变都在骨折端附近。急性期的感染以髓腔内感染最为严重,患者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症状,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似。另一种原因为骨折附近的皮肤、肌肉坏死感染,使失去血供的骨折段暴露于空气中而干燥坏死,病程转入慢性,往往还伴有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无相关资料。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急性期  表现为骨折后或骨骼手术后突然出现高热等急性炎症期所常有的全身症状,同时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凹陷性水肿及压痛等局部症状。创口或骨表面可有脓液溢出或分泌物明显增多。
    2.慢性期  主要表现为伤口不能闭合,可遗留窦道或有骨外露,创口分泌物较多。因在骨端表面感染。故形成无骨痂包围的死腔。

并发症

并发症:晚期可有皮肤缺损,骨不连或骨缺损。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急性期患者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血沉增快。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于X线平片上可见死骨区骨端骨密度较正常为高,死骨周围有密度减低阴影。

诊断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的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及X线表现,能够成立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治疗:
    1.急性期
    (1)开创引流:急性期立即敞开创口引流,以免脓液进入骨髓腔内。
    (2)足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全身性使用抗生素,并按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调整用药。
    (3)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分次清创,清除创口内异物、坏死组织及游离碎骨片。
    (4)肢体固定、换药:用管型石膏固定,开洞换药;或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以便换药。经过处理后疾病便转入慢性阶段。
    2.慢性期  在慢性阶段病变的主要特征是:
    (1)骨外露:有骨暴露和暴露后的骨密质干燥坏死,使邻近的肉芽组织难以长入。
    (2)窦道形成:有感染性窦道及溢液。
    (3)其他:可有皮肤缺损及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预后

预后:无相关资料。

预防

预防:早期及时、彻底的治疗,可减少演变成慢性骨髓炎的可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